淮安重拳治理19個領域誠信缺失
時間:2018-12-03 來源:信用淮安
“到2018年底,實現19個領域黑名單、重點關注名單治理全覆蓋,治理率不低于80%?!?1月28日,淮安市信用辦與文明辦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,部署開展對19個領域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。目前,該市正對涉及公安安全、金融、生態、扶貧、醫療、教育等19個經濟社會領域重點誠信缺失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治理,到2019年底,19個領域的誠信缺失問題治理將取得明顯成效,經濟社會領域失信頻發、高發態勢將得到有效遏制。
此次專項治理涵蓋了19個重點領域,一共涉及到20個牽頭單位和32個參與單位,涉及公共安全、金融、生態、扶貧、醫療、司法、慈善、教育、體育等諸多領域,有關系經濟秩序、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的重要方面,也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焦點問題;有“執行難”“工資拖欠”“不合理低價游”以及逃稅騙稅等老問題,也有通訊網絡詐騙、互聯網虛假信息、互聯網金融風險、生態環境保護失信等新難題。
19個重點領域誠信缺失突出問題中,有相當一部分失信行為讓老百姓痛心疾首,也有相當一部分問題是長期阻礙社會誠信建設的“沉疴宿疾”。為此,淮安市文明委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聯合下發了《關于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 提升誠信淮安建設水平的實施方案》,通過集中治理,爭取到2020年底,覆蓋淮安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健全完善,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、誠信環境明顯改善、信用水平全面提升,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。在集中整治期間,將建立公示機制、承諾機制和記錄機制,依法向社會公眾公開專項治理對象的整改記錄。完善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網絡,構建信用聯合獎懲聯動機制,建立健全信用紅黑名單和公共信用評價制度,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,鼓勵失信主體加快整改修復信用,全面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。